鹏凯环境三相分离器自动生产线
鹏凯环境董事长王国彬
数字化战略为何如此重要?“我想用家具行业的发展史来打个比方,它最初的阶段是工匠师傅背着工具到客户家里打(家具),走街串巷也只能在一小片区域做生意,到了家居工厂的批量化生产阶段,标准化的产品实现了走向全国市场,再到如今定制家居的商品宅配模式。”王国彬强调,整个环保行业现在还处于第一阶段。
“标准化的智慧设计就像开方子一样,只要输入参数,设计图纸就能自动生成;生产的标准化跟装配式污水厂对零部件的精度要求相关,一些零部件的精度是人工生产达不到的,到现场组装再发现问题肯定没法弄,因此必须上自动化生产线来实现更高的标准;另外就是运营管理的数字化,运营端的数据还能支撑到设计端。”王国彬说。
在鹏凯环境自主研发的“运营数字化管理平台”中控界面,记者看到水量板块、水量达标率板块用数字、图表形象化地呈现了运营站点每个月的处理水情况,成本分析板块里污泥处置费、人工费、电费等费用则是通过曲线形式展示出来,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运营站点每个月的成本变化情况。
这些转型是如何顺利实现并被市场接受的?“当时我们做标准化的产品,找了很多代理商,代理商会提不同的需求,这个需求像雪片一样过来,刚开始你会认为这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,最后发现你服务不来、没办法服务,因为他给你的需求都是非标的,不可能每一个人的需求我们都能快速地实现。”王国彬说。
王国彬提到,通过对污水处理市场的分析,鹏凯环境选择专攻农村污水、黑臭水体、市政污水等可标准化的方向来开发一些产品。“譬如有一个污水厂,设计院提供的处理量标准是每天850吨,在我们的标准里可能只有800吨和1000吨,你不可能按以前对方提一个850吨就开发一个850吨的产品。”王国彬说。
“你会发现如果我要去重新做一个850吨的产品,成本会比1000吨还要贵,那就直接给他配一个1000吨的。你要么就选800吨,要么就选1000吨。”王国彬回忆称,在鹏凯环境开启一个新的产品模式后,市场对它也还需要一段时间来接受,“以前的污水处理厂是设计院设计好的,市场对于新的工艺就会觉得存在技术风险而不敢用”。
谁是第一个用的?王国彬介绍,当时部分地区因出现环保问题需要整改,但整改的时间要求比较短。“比如说某个地方有排污的问题,要求你半年之内解决这个问题。如果用传统的方法,建设就至少要一年,装配式污水厂的产品优势、技术价值就凸显出来了。建完后发现比他想象的好太多了,就会慢慢接受,因此我们在每一个省的第一个项目都很重要。”
“2019年的时候,鹏凯环境就成了全国首批符合《环保装备制造业(污水)规范条件》的企业之一,今年又成为了第五批国家级专精特新‘小巨人’企业。”王国彬告诉记者,如今鹏凯环境在全国装配式污水处理设备细分市场占有率已达到10%以上,在全国40个区域实现拓荒,连续5年收入复合增长率70%,利润复合增长率50%。
“我们现在的自动化生产以及数字化的程度可能还没有达到,它的比例还不是特别高,像通过自动化生产的产品比例才占比30%,下一个阶段的目标是80%。”王国彬说,针对这中间的差距,未来将继续通过提升自动化、数字化的水平来赋能产品设计、生产环节,预计在明年能够完成。
“目前的环保行业大都是工程属性,它不太会形成产业聚集。哪里建污水厂哪里就有需求,这个需求都没有聚集在一个点。”王国彬表示,装配式污水厂的生产基地是生产的原点,污水厂的零部件、组件都是从这个地方发出去的,在某种程度上还能带动配套厂在周边聚集, 促进广东形成世界级的环保产业集群中心。
王国彬表示,想在五年内搭建起一个行业共享的数字化营销平台,把企业内部的数字化延伸到客户端、共享给整个行业。“整个环保行业现在是一个万亿级市场规模,但整个行业过于分散、完全没有聚焦,更多的是资源型的,希望通过技术型把资源型聚在一起,以技术作为资源市场的载体,借助数字化平台来加速这个过程。”王国彬说。
“中国水务环保的上半场,我们一般把它定义为是投资拉动型的,上半场通常来说到现在基本结束,下半场我们认为是技术推动型的。”北控水务集团轮值执行总裁于立国告诉记者,北控水务有接近1000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污水处理厂,这种结构一旦确定了就不能再移动,而且时间、周期都比较长。
于立国说:“在下半场以技术拉动型的发展模式下,类似鹏凯环境这种企业可能会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。鹏凯环境的产品和技术和北控水务存在一些互补,我们也在通过一些形式的投资支持它在行业内快速发展,期待实现双赢甚至多赢。”
信息来源:羊城晚报
肇庆市工商业联合会编辑发布